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附录 > 中国陵墓制度简介

[上一记录]  [下一记录]

从墓而不坟到宝城宝顶

罗哲文,刘文渊,黄彬,韩桂艳


  在原始社会时期,自从产生了灵魂观念以后,对于墓葬就越来越重视了。由于当时生产力的水准非常低下,还没有产生把它作为永远祭祀的意图,所以在地面上没有留下什么特殊的标志。在古代文献里,对于“墓”这个字的解释与“没”字相同,埋在地下就没有了。《礼记·檀弓》上记载:“古也,墓而不坟。”注解说:“凡墓而无坟,不封不树者,谓之墓。”《周易·系辞下》说:“古之葬者,厚衣之以薪,葬之中野,不封不树,丧期无数。”这说明早期的墓葬是既无封土的坟头,也无树木或标志。从考古发掘的墓葬遗址中考查,原始社会的母系、父系墓葬都没有发现过封土或标志,只是在甘肃皋兰糜地岘的马家窑文化氏族墓葬中,曾经在人骨附近发现有一二块小石板,似是此一死者墓内的标记,并不能作为墓上的标志。在夏、商的大规模墓葬中,也尚未发现过巨大的封土和标志。河南安阳的殷墟,自盘庚迁殷之后,作为殷都近三百年之久,而奴隶主殷朝帝王又是如此之穷奢极侈,他们的王陵在地面上也很难看出来,纵或后代有所破坏的话,也不至于一点儿封土痕迹也看不出来。可知这时还是处于不封不树的阶段。然而在殷墟一座王妃陵“妇好”墓上却发现有稍大于墓口的房基,另一座大司空墓上也有类似的房基,但仍然没有坟头的痕迹,可能是以后所修建的祭祀建筑遗址。
  大约从周代起,在墓上开始出现封土坟头。《周礼·春官》上记载:“以爵为封丘之度。”即是按照官爵的等级来定坟头封土的大小。春秋战国以后,坟头封土逐渐高大,形状好似山丘,因此有把墓地称之为邱的。如赵武灵王的赵邱,燕昭王的昭邱等等。
  为什么在墓顶之上要垒土成坟、植树做标呢?这可能与奴隶制度的完善和经常需要向祖先鬼魂祈祷、祭祀有关系。殷人尚鬼,凡事先要祈告,除了向天神祷告之外,向祖宗先王祷告也是重要的一项。向庙堂祈告总不如直接向墓前祈告好,有了封土坟头当然更方便一些。为了怀念祖先而经常上墓前拜奠,也需要封、树作为标志。《礼记》上有一段孔子寻找他父亲之墓的故事,说明了封土坟头和植树做标的重要性。孔子三岁的时候,父亲叔粱纥就死了。当孔子长大成人后,要想祭祀一下他的父亲,却找不到墓地的所在。后来经过许多老人的回忆,费了很大工夫才找到了。孔子是个重“礼”的人,他认为子孙祭祀祖宗是必要的礼节,于是便在父亲的墓上培土垒坟,作为标志,以便经常前来祭祀悼念。墓上垒坟可能在孔子以前就有了,但引用这一故事作为封土坟头的起源,还是比较合理的。
  关于帝王陵墓封土的发展过程和形式,主要有以下三种:
  第一种叫方土,是早期墓上封土坟头的一种形式。它的做法是在墓坑之上,也就是帝王陵的地宫之上,用黄土层层夯筑,使之成为一个上小下大的方锥体。因为它的上部是方形平顶,好像被截去顶部,故名之为“方上”。陕西临潼的秦始皇陵。是迄今为止坟头最大的一座陵墓,望之好像一座不小的山,它的形式就是方上。汉代帝王陵墓的封土坟头大都是方上的形式,我们今天在西安附近还可以看到许多这样的方上坟头。
  第二种是以山为陵,它是利用山的丘峰作为陵墓的坟头。因为像秦始皇陵那样的大型封土,不知要花费多少人力,工程之大也非一般帝王所能办到,而且甚不安全,容易被盗,于是便出现了以山为陵的形式。唐代帝王陵一开始就采用了这种形式,安葬李世民的昭陵,就选择了长安西北海拔一千一百八十八米的九嵕山为坟,凿山建造。据说这一葬法是由长孙皇后提出的,她在临终前对李世民说,为了节俭,要薄葬,“请因山而葬,勿需起坟”。实际上是李世民自己的主张,借长孙皇后之名提出的。在他为长孙皇后所撰碑文上就说:“王者以天下为家,何必物在陵中,乃为己有。今因九嵕山为陵,不藏金玉,人马、器皿,皆用土木形具而已。庶几奸盗息心,存没无累。”根据实际情况,李世民并非“薄葬”,而是非常的“厚葬”。“依山为陵”不过是利用人工所难以造成的山岳雄伟气势,以体现帝王气魄之宏大,而且还可达到防止盗挖的目的而已。
  我们今天从唐太宗昭陵和高宗武后合葬的乾陵这两处以山为坟的陵寝来看,其气势之雄伟,连秦始皇陵的硕大封土也难与之相比。至于防止盗挖,昭陵却未能逃过,唐亡时被军阀温韬所掘。而高宗乾陵至今没有人开掘过,与山石坚固,巨石铅水封牢,是有很大关系的。
  其实,这种以山为坟的办法,也非从唐太宗始,在汉代已经有了。如近年发现的河北满城西汉中山靖王刘胜墓,就是开山凿洞而成的。例子尚多,不过不如唐代帝陵之雄伟宏大罢了。
  第三种是宝城宝顶。帝王陵墓在秦、汉时期盛行的“方上”坟头,一直延续到宋代,但是经过唐代的依山为陵之后,对这种形式曾有所触动。因为山形很难如方形,加之方形土丘的尖棱也易为雨刷风蚀,容易圆钝,因此在唐末五代的不少帝王陵墓中出现了圆形封土坟头,如南京南唐二陵、成都永陵(王建墓)等等都是。王建墓为了保护封土的流失,在脚下还砌了条石基础。这种形式在一般墓葬坟头上也被广泛的采用。北宋的帝王陵,虽然恢复了秦汉旧制的方上坟头(称之为“陵台”),但是规模较之秦汉要小得多,并出现了重层方上。曲皋宋代修筑的少昊陵全是用石块砌成的方上,与埃及金字塔如出一辙,可谓巧合。元代帝陵至今无从查考,但从文献资料得知,却又回到早期的墓而不坟的古制上去了。
  从明清起,完全改变了方上之制,两朝三十多个皇帝和上百个后妃的坟头,都采用了宝城宝顶的形式。其建筑方法是在地宫之上砌筑高大的砖城,在砖城内填土,使之高出城墙成一圆顶。城墙上设垛口和女墙,宛如一座小城一样。这城墙称之为“宝城”,高出的圆顶称之为“宝顶”。宝城的形式有圆形和长圆形两种,明陵多是圆形,清陵则多长圆形。在宝城之前,尚有—个凸出的方形城台,上建明楼,称之为“方城明楼”。楼内竖立皇帝或皇后等的谥号碑,如明十三陵中长陵的明楼内为“大明成祖文皇帝之陵”的朱砂石碑,也就是某一帝王陵的陵名标志。方城明楼与宝城宝顶是结合一体的建筑,有两种上下城墙的方式。一种是从方城的外侧两旁上下的;一种则是从方城正中开券洞,进洞后有—个哑巴院,似月牙形,又称之为月牙城,然后从月牙城内上下。
  这种宝城宝顶和方城明楼构成的坟头,在建筑构造上较之以前的方上复杂得多了,不仅突出地显示了陵寝的庄严气氛,也增强了建筑的艺术性。
  

中国名陵/罗哲文,刘文渊,黄彬,韩桂艳著.—天津:百花文艺出版社,2006.6

您是第 位访客!